用戶名: 密碼: 登陸  注冊
你所在的位置:首頁 >國內要聞
國內要聞

活禽限制令引發(fā)的肉類大戰(zhàn)
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6-05

 

  隨著浙江、上海、廣州、等地相繼出臺“活禽宰殺限制令”,冷鮮冷凍肉類以一種全新的高度出現在人們的視野。而它與活禽肉類的激戰(zhàn)也愈演愈烈,究竟是誰在這場大戰(zhàn)中更勝一籌?從生長、屠宰、運輸到人們的餐盤,這幾種肉類底孰優(yōu)孰劣?

活禽限制令引發(fā)的肉類大戰(zhàn)

活禽與冷鮮冷凍,誰來證明禽肉健康?

看著活蹦亂跳的雞鴨鵝,人們腦海中第一反應就是“健康”。“看著健康的活禽宰殺,這樣的肉不僅放心,還新鮮、營養(yǎng),燒熟后味道好。”這是大多數人對活禽宰殺有著近乎偏執(zhí)喜歡的原因,也一直是人們的消費習慣。但經過禽流感的洗禮,目前國內活禽交易量銳減,活禽交易市場門可羅雀。禽流感的教訓昭示:看起來健康的活禽,也會存在肉眼不可見的致病因素。為什么會這樣?活禽都不能保證“健康”,沒看見“生前”模樣的冷鮮冷凍肉就能保證?

要了解這個問題,必須先知道禽類養(yǎng)殖的過程。無論是雞鴨鵝還是豬牛羊,無論是集中養(yǎng)殖還是散養(yǎng),都與人一樣,需要從小打“預防針”,這是國家多年前已經硬性推廣并普及的一項養(yǎng)殖“門檻”,每只活禽都會免費享受這項“社會福利”。這些預防針與激素、抗生素不同,不會刺激禽類成長,只是用以保證活禽健康。可以說,能長到可食用的活禽在健康程度上都是一樣的。至于是否打了激素、抗生素,成長周期多長,在人們購買時候活禽與冷鮮冷凍識別判斷都是一樣的。所以,看到的活禽與冷鮮冷凍肉在健康程度上都是一樣的,不同的是,冷鮮冷凍肉是集中屠宰,經過低溫保鮮過程。這個過程又會帶來什么呢?

從宰殺到冰箱,誰來保證品質好壞?

從活禽到宰殺,其最容易沾染細菌的環(huán)節(jié)就是屠宰。污水橫流、滿地毛羽,是多數人對菜市場現場宰殺的印象。集中屠宰因為規(guī)模大,屠宰量大,各地在審核的時候都有相關一系列標準,監(jiān)控、管理也非常集中,如:《廣東省家禽經營管理辦法》明確了家禽屠宰場的選址要求:應在地勢較高、干燥、水源充足、交通方便、無有害氣體、粉塵及其它污染物、便于污水治理排放的地區(qū),且要遠離人口密集區(qū)?;钋菰讱⒊鰣霰仨?ldquo;一日一清潔消毒,一周一大掃除,一月一休市”。如此看來,集中屠宰比菜市場個體戶的確可靠多了。

宰殺后,活禽被人們直接拎回家食用,而生鮮冷凍肉類就要開始低溫處理。這也是人們不愿意選擇生鮮冷凍肉的最大原因——凍了那么久,運輸那么久,還能新鮮?從技術上來說,肉類無論是冷鮮還是冷凍,都可通過低溫明顯抑制細菌繁殖,達到殺菌效果,比直接拎回家的常溫衛(wèi)生、安全,且正確解凍后與鮮肉在口感上無差異。這也是為什么國外諸如美國、英國、日本、加拿大等許多國家沒有活禽宰殺,甚至沒有現宰現吃這個說法。

“可有人從超市買冷凍肉,回來解凍肉都臭了,是怎么回事?”其實,冷鮮冷凍肉類遠遠不止“不發(fā)臭”這個標準,其蛋白質等營養(yǎng)物質含量、肉質口感、細菌多少都有嚴格標準。要維持冷鮮冷凍肉的新鮮度、營養(yǎng)與口感,冷鮮肉類必須從屠宰后清洗、包裝、集裝到庫、車輛運輸、超市冷庫、超市冷柜全程保持0-4℃,而冷凍肉類是零下18℃左右。大型屠宰場通常都供應周邊幾個市區(qū)的肉制品,運輸過程從幾小時到幾十小時不等,有些不規(guī)范的小型冷鏈環(huán)節(jié)公司為了取得利潤常常不擇手段,比如為了節(jié)省運輸車的耗油量關閉控溫,這就直接導致冷鮮冷凍肉品質的下降。而某些超市為了追求利潤,將解凍未賣完的肉又再次冰凍等待下次售賣,這更是容易造成冷鮮冷凍肉變質腐壞。

這是目前國內冷鏈發(fā)展不完善,不規(guī)范的結果,但是,這類現象正在得到逐步好轉。隨著國家對冷鮮冷凍食品的重視,一系類的標準和相關政策出臺,冷庫、冷鏈企業(yè)的核準資質正在一項項增多,未來冷凍冷鮮肉類將會迎來市場春天。

(中國畜牧網)